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泡通气量名词解释

2025.01.03 17:30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是反映肺通气效率的重要指标。

肺泡通气量与呼吸的频率、深度以及无效腔气量密切相关。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呼吸频率约为12-18次/分钟,潮气量约为500毫升,其中无效腔气量包括解剖无效腔和生理无效腔约为150毫升。每次呼吸时,只有进入肺泡的气体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每次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即肺泡通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为500毫升,无效腔气量为150毫升,呼吸频率为12次/分钟时,肺泡通气量为500-150×12=4200毫升/分钟。

当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发生变化时,肺泡通气量也会随之改变。比如,浅快呼吸时,虽然呼吸频率增加,但由于潮气量减小,且无效腔气量相对不变,导致肺泡通气量可能减少;而深慢呼吸时,潮气量增大,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

在理解和应用肺泡通气量这一概念时,需要注意与肺通气量的区别。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没有考虑无效腔的存在。而肺泡通气量更能准确地反映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在临床实践中,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时,不仅要关注肺泡通气量的数值,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其他生理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准确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