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股骨头坏死是怎样得的

2025.09.15 22:25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酗酒导致脂代谢紊乱、髋关节外伤引发血供中断、骨质疏松加剧骨骼脆弱性、慢性疾病影响局部微循环。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同时增加脂肪细胞体积,导致骨髓内压力升高,压迫血管造成缺血。激素还可能引起血液高凝状态,进一步阻碍股骨头血供,最终引发骨细胞坏死。

2.酗酒导致脂代谢紊乱:酒精摄入过量会干扰肝脏脂质代谢,使血液中脂肪微粒增多,堵塞股骨头内微小血管。长期酗酒还会降低骨细胞修复能力,加速骨质退化,最终发展为结构性塌陷。

3.髋关节外伤引发血供中断: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可能直接损伤滋养动脉,导致股骨头血供突然中断。即使外伤愈合,部分血管无法重建,残留缺血区域逐渐坏死,尤其在承重压力下病情恶化。

4.骨质疏松加剧骨骼脆弱性:骨密度持续下降会使股骨头承重能力减弱,微小骨折反复发生。骨折后修复过程中异常骨重建,可能压迫血管或形成硬化带,进一步限制血供并诱发坏死。

5.慢性疾病影响局部微循环: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度减缓。股骨头作为终末供血区域,易因微循环障碍出现缺氧,长期缺血状态下骨细胞逐渐死亡。

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量饮酒和滥用激素药物,外伤后及时规范治疗,中老年人群定期监测骨密度,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病情,以降低股骨头坏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