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瓣膜狭窄怎样治疗最有效

2025.03.13 14:19

主动脉瓣膜狭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对于轻度狭窄且无症状的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而对于中重度狭窄或出现症状的患者,则需考虑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合并症、瓣膜病变程度等。

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并发症,如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等。药物治疗无法逆转瓣膜狭窄的病理改变。对于中重度狭窄的患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是更有效的选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植入主动脉瓣位置,适用于高龄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则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开胸手术替换病变瓣膜,适用于年轻或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TAVR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已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在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时,需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瓣膜狭窄的进展情况和心脏功能。其次,治疗方案的制定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对于接受TAVR或SAVR的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心律失常等,并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以降低心脏负担。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控制相关疾病,以改善预后。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治疗需个体化、综合化,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