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关节炎需要长时间吃药吗

2025.08.04 15:56

骨关节炎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虽然药物不能完全治愈这种疾病,但合理的药物管理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延缓病情进展。长期用药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

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关节内注射类固醇以及一些辅助药物如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而止痛药则用于控制剧烈疼痛。对于一些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关节内注射,以直接作用于受影响的关节,提供更快速的缓解效果。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适度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和物理治疗,也在整体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药物治疗是关键,但综合管理方案通常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在长期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复查和评估药物的效果与副作用。部分药物可能会带来胃肠道不适、肾功能损害或其他系统性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同时,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用药后的变化,以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切勿忽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样对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至关重要。骨关节炎的管理需要一个全面的、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确保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带来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