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滴虫病是怎么回事

2025.04.14 16:14

滴虫病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因包括不洁性行为、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共用个人物品、医疗操作不当等,具体分析如下:

1.不洁性行为:滴虫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是主要感染途径。性伴侣数量多、频繁更换性伴侣、不使用安全套等行为都会增加感染风险。性行为过程中可能造成黏膜损伤,为病原体入侵提供便利条件。预防滴虫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进行性病筛查。

2.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增加滴虫感染的风险。如不及时更换内衣裤、不勤洗澡、不保持外阴部清洁等,都可能为滴虫提供繁殖环境。女性在月经期间更应注意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或卫生棉条。建议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3.免疫力低下: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更容易感染滴虫病。长期熬夜、压力过大、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功能。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者更易感染。提高免疫力对预防滴虫病很重要,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免疫调节。

4.共用个人物品:滴虫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浴巾、内衣裤等个人物品。滴虫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共用物品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建议个人物品专人专用,避免与他人共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等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应注意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

5.医疗操作不当:不规范的医疗操作可能导致滴虫感染。如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医护人员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也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确保医疗操作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严格消毒医疗器械,降低感染风险。

滴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如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性伴侣也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避免反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对预防滴虫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