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肉萎缩会出现什么症状

2025.08.01 08:56

肌肉萎缩的症状包括肌肉体积缩小且轮廓变平、力量减弱导致活动困难、局部肌肉僵硬或抽搐、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倒、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体积缩小且轮廓变平:肌肉萎缩最直观的表现是肌肉组织减少,原本饱满的部位如手臂或大腿变得瘦削,皮肤紧贴骨骼,肌肉线条模糊。长期缺乏运动或神经损伤会导致肌纤维逐渐退化,脂肪和结缔组织替代部分肌肉,使得肢体围度明显减小。

2.力量减弱导致活动困难:肌肉收缩功能下降直接影响日常动作,如握力不足难以持物、站立时腿部无力支撑身体。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翻身、爬楼梯等基础动作。肌力测试可发现特定肌群评分降低,这与运动神经元信号传导障碍或肌肉本身病变有关。

3.局部肌肉僵硬或抽搐:萎缩的肌肉可能伴随异常收缩,表现为不自主颤动或持续性僵硬感。夜间小腿抽筋、手指震颤等现象常见,因神经调节异常或电解质失衡导致肌纤维过度兴奋,进一步加重肌肉疲劳和疼痛。

4.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倒:下肢肌肉萎缩会影响姿势稳定性,行走时步态蹒跚、容易绊倒。核心肌群无力时,身体难以维持直立状态,需依赖外力支撑。此类症状增加跌倒风险,可能引发骨折等二次伤害。

5.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肉萎缩后,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降低,导致屈伸困难。例如肩关节粘连时手臂无法抬高,膝关节僵硬影响下蹲。长期活动不足还可能加速关节退行性病变。

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过度锻炼加重损伤。营养摄入应保证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配合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定期监测肌力变化,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减少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