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透析的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东西

2025.06.12 09:25

透析护理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液体摄入量、监测生命体征、保护血管通路、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需确保所有器械及操作环境符合无菌标准,避免感染风险。透析前需对皮肤进行彻底消毒,穿刺时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医护人员需规范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透析结束后及时处理医疗废物。透析机及管路需定期消毒并检测性能,防止细菌或病毒污染。患者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需立即排查感染可能。

2.控制液体摄入量:透析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水分摄入,避免两次治疗间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的5%。过量饮水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建议使用固定容器计量饮水,避免高盐食物加重口渴感。记录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根据医生指导调整饮水量。透析过程中需精准设定超滤量,防止低血压或肌肉痉挛。

3.监测生命体征:透析期间需每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高血压或低血压均需调整透析参数或药物。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头晕等低血压症状,必要时暂停超滤。透析后需监测体温及电解质水平,防止失衡综合征。长期透析患者需定期检查心功能及贫血指标。

4.保护血管通路:动静脉瘘或中心静脉导管需避免受压、碰撞及感染。穿刺时选择不同部位轮换,防止血管壁损伤。日常保持通路侧肢体清洁,禁止提重物或测血压。发现震颤减弱或局部肿胀需立即就医。导管患者需定期更换敷料,禁止自行处理管路。透析结束需压迫止血至无渗血。

5.预防并发症:长期透析可能引发贫血、骨病或心血管疾病,需定期补充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控制血磷水平以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限制高磷食物摄入。透析中防止空气栓塞或凝血,确保管路连接紧密。患者出现抽搐或意识模糊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透析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饮食需兼顾营养与限制要求,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透析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