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不良要做什么检查

2025.02.13 07:19

消化不良可做的检查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粪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腹部B超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包括黏膜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病变。对于消化不良患者,若存在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可以发现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疾病,还能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不良密切相关。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多种,如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等。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得到改善。

3.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粪便的性状、颜色、有无潜血等情况。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大便性状改变,如不成形、稀便等。若粪便中发现潜血阳性,可能提示存在消化道出血,有助于排查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还可以检测粪便中的白细胞、寄生虫卵等,对肠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4.血液生化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淀粉酶等项目。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消化功能,例如胆红素升高可能导致黄疸,同时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血糖异常,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消化不良。淀粉酶升高可能提示胰腺疾病,如急性胰腺炎也会有消化不良的表现。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可以从整体上评估身体的代谢状态,排查与消化不良相关的全身性疾病。

5.腹部B超检查:腹部B超检查可以观察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腹部脏器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对于消化不良患者,有助于发现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疾病等。例如,胆囊结石可引起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汁排泄不畅,从而导致消化不良症状。通过腹部B超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病因,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进行这些检查之前,患者应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病史、饮食习惯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检查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如胃镜检查前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前需停用某些药物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