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样才能预防结肠恶变

2025.02.06 17:47

预防结肠恶变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筛查、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降低结肠恶变风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摄入有害物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各器官得到良好的休息与修复。减少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与内分泌,可通过冥想、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减少恶变可能。

2.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预防结肠恶变至关重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量,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与致癌物质。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肠道负担,改变肠道菌群,提高结肠恶变几率。

3.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预防结肠恶变意义重大。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便秘时肠道内的毒素会被反复吸收,增加恶变风险。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也可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运动还能控制体重,肥胖是结肠恶变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热量,维持健康体重,降低患病风险。

4.定期筛查: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结肠恶变的重要手段。对于一般人群,50岁开始应进行结肠镜检查,若检查结果正常,可每10年复查一次。对于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筛查年龄应提前,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亲属,可能需要从20-25岁开始筛查。粪便潜血试验也是一种简单的筛查方法,可每年进行一次,如果结果阳性,需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5.积极治疗肠道疾病: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可防止病情恶化发展为结肠恶变。例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疾病与结肠恶变关系密切。对于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应及时切除,因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炎症,定期复查肠镜,观察肠道病变情况,防止疾病进展。

在预防结肠恶变过程中,要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不能只依赖单一措施。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如年龄、家族史、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如果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等,应及时就医检查,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