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苦夏的病因是什么

2025.05.26 20:21

苦夏的病因包括体质虚弱导致暑热难消、脾胃功能失调影响水谷运化、津液耗损引发阴阳失衡、情志不畅加重气机郁滞、外界湿热环境侵袭机体。具体分析如下:

1.体质虚弱导致暑热难消:人体正气不足时,卫外功能下降,难以抵御夏季高温湿热。阳气虚者温煦无力,阴血亏者濡养失职,均会导致热邪内蕴。长期慢性病患者或年老体弱者,脏腑机能衰退,更易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等苦夏症状。

2.脾胃功能失调影响水谷运化:夏季湿气困脾,易使运化失司。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会损伤脾阳,导致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湿热蕴结于中焦还可能引发低热缠绵、肢体困重等表现。

3.津液耗损引发阴阳失衡:暑邪耗气伤津,汗出过多易致津液亏虚。阴不制阳则出现口干咽燥、心烦失眠;气随津脱可能引发心悸自汗。长期津液不足会进一步影响气血生成,形成恶性循环。

4.情志不畅加重气机郁滞:肝主疏泄,情绪抑郁或焦虑会导致气机不畅。夏季本就易生烦躁,若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可能引发头痛目赤;木克脾土还会加重纳呆、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

5.外界湿热环境侵袭机体:暑湿之邪从口鼻或肌表侵入,阻滞经络。湿性黏滞易与热邪胶结,导致身热不扬、关节酸痛。久居潮湿闷热环境会加速体内湿热积聚,诱发或加重苦夏症状。

苦夏是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病理过程,需结合个体差异综合分析。调理时既要祛除暑湿外邪,也需注重内环境平衡,通过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改善整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