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胃湿热该怎么治疗

2025.08.28 15:54

脾胃湿热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口苦口黏、脘腹胀满、大便黏滞、舌苔黄腻等。治疗需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结合药物调理与生活方式调整,标本兼顾才能有效改善症状。

针对脾胃湿热,中医常用清热化湿类药物,如黄连、黄芩、栀子等,搭配健脾理气的白术、茯苓、陈皮等。经典方剂如茵陈蒿汤、三仁汤、平胃散等,可根据具体症状加减使用。若湿热较重伴便秘,可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若湿浊偏重,可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清热祛湿颗粒等也适用于轻症调理。饮食上需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甜腻食物,多吃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利湿之品,适当饮用绿茶、菊花茶辅助清热。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紧张,以免加重脾胃负担。服药期间忌烟酒,防止湿热复聚。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发热、严重腹泻等,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湿热体质者平时应加强运动,促进代谢,但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久居。长期调理可配合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增强脾胃功能。需注意中药需辨证使用,自行用药可能延误病情,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