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患有肝炎应该如何治疗

2025.08.24 06:25

肝炎患者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抗病毒治疗、合理使用保肝药物、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饮酒及有害物质、定期监测肝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药物选择需结合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疗程较长且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2.合理使用保肝药物:在肝功能异常时,可辅助使用保肝降酶药物,如甘草酸制剂等,减轻炎症反应。但保肝药物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需与病因治疗同步进行,避免过度依赖或滥用。

3.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减轻肝脏代谢负担。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腹水。

4.避免饮酒及有害物质: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加重肝炎病情。同时远离霉变食物、化学毒素等有害物质,减少肝脏额外损伤。

5.定期监测肝功能: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等手段定期评估肝脏状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尤其对于慢性肝炎患者,监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免疫力,需尽量维持心态平和。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