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会出现尿血吗

2025.07.23 17:13

尿路感染确实可能出现尿血症状,医学上称为血尿。当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发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破损会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或显微镜下检测到的潜血。血尿程度与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有关,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更易引发明显血尿。

尿路感染引起血尿的机制主要与炎症损伤有关。细菌如大肠杆菌或其它病原体黏附于尿路上皮后,释放毒素并激活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加。膀胱三角区或尿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破裂时,血液直接混入尿液排出。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灼痛,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块。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也可能因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出现血尿,但通常伴随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老年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诊断。

出现血尿需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如结石、肿瘤或肾炎。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血尿的主要手段,疗程需足量足时。治疗期间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糖尿病患者或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尿路健康监测。血尿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高热、血压升高时,需警惕并发症并及时干预。日常注意会阴清洁、性行为后及时排尿等措施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