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鹅口疮病原体是什么

2025.08.27 16:06

鹅口疮的病原体主要是 白假丝酵母菌,尤其是念珠菌属中的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albicans。这种真菌通常存在于口腔、肠道和阴道等人体正常菌群中,但在某些情况下会过度生长,从而引发鹅口疮。

鹅口疮的发生通常与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抗生素的使用、糖尿病、口腔卫生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当口腔内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白假丝酵母菌就会失去控制,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疼痛和不适等症状。这种感染不仅限于口腔,还可能扩散到喉咙,甚至影响食道,造成吞咽困难。鹅口疮在婴儿、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中更为常见,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克霉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

在预防鹅口疮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可以有效减少口腔内的细菌和真菌数量。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鹅口疮的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也非常重要,因为高血糖会为 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有利环境。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若出现口腔不适或白色斑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了解鹅口疮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和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