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喂养不足会导致黄疸增高吗

2025.09.03 16:34

婴儿喂养不足确实可能导致黄疸增高。黄疸是由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通常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喂养不足会影响婴儿的排便和排尿,进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体内胆红素积聚,从而加重黄疸的症状。

在新生儿期,胆红素的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的功能和肠道的排泄。正常情况下,婴儿通过喂养摄入母乳或配方奶,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当喂养不足时,摄入的液体和营养不足,可能导致排便减少,胆红素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在血液中积累,造成黄疸加重。喂养不足还可能导致脱水,进一步影响肝脏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液体摄入,对于预防和缓解黄疸至关重要。

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进食情况和排便频率。若发现婴儿进食量明显减少或排便次数减少,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黄疸程度,若皮肤和眼白的黄色加深,需尽早就医。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建议在出生后尽早开始喂养,确保母乳供应充足。若因母乳不足导致婴儿体重下降或黄疸加重,可以考虑补充适量的配方奶。保持良好的喂养环境,避免干扰婴儿进食的因素,能够帮助婴儿更好地摄入所需的营养。及时、适量的喂养对于预防和改善黄疸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在照顾婴儿时应给予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