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盆腔痛是什么原因

2025.04.14 16:13

盆腔痛的原因包括妇科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器官脱垂、泌尿系统疾病、肠道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妇科炎症: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可累及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导致盆腔区域持续性疼痛。急性期常伴有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慢性期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隐痛。炎症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输卵管粘连、不孕等并发症。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盆腔其他部位,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伴有性交痛、排便痛等。异位病灶可导致盆腔粘连,影响生育功能。诊断主要依靠腹腔镜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个体化方案。

3.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因支持结构薄弱而发生位置下移,压迫盆腔组织引起疼痛。常见于多次分娩、长期腹压增高或绝经后女性。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排尿排便困难等。轻度脱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中重度需手术修复。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长期便秘、加强盆底肌锻炼等。

4.泌尿系统疾病:膀胱炎、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可引发盆腔疼痛。膀胱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输尿管结石则表现为剧烈绞痛,可伴有血尿。诊断需结合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包括抗感染、排石等措施。及时治疗可预防并发症发生。

5.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可引起盆腔疼痛。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疼痛多与排便相关。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除腹痛外可伴有腹泻、便血等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肠镜检查等,治疗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控制等。长期管理对改善症状、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盆腔痛的病因复杂多样,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还需考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理因素等。诊断过程中需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预防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治疗相关疾病,有助于减少盆腔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