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调节儿童的内热

2025.09.18 16:35

儿童内热是常见的中医证候,多表现为口干、便秘、手足心热或反复上火。调节需从饮食、作息及中医调理入手,结合体质特点综合干预。

饮食调理是缓解内热的基础。多选择清热生津的食材,如梨、莲藕、荸荠,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夏季可适量饮用绿豆汤或菊花茶,但需控制糖分。脾胃虚弱者需兼顾健脾,如山药、小米粥,避免过度寒凉损伤阳气。日常保持水分充足,少量多次饮水,尤其晨起空腹喝温水有助于润肠通便。

作息规律对平衡体内阴阳至关重要。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夜间睡眠是儿童养阴的关键时段。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可促进代谢,但避免午后暴晒或过度出汗。情绪紧张也可能加重内热,可通过亲子游戏或音乐疏导压力。中医外治法如小儿推拿如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或中药贴敷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方面,长期内热或伴随发热、消瘦需就医排除其他疾病。食疗需根据体质调整,如虚热体质忌盲目泻火。服用中药前需辨证,避免滥用凉茶或抗生素。空调环境注意保暖腹部和脚底,防止外寒加重内热。观察排便和舌苔变化,若舌红少苔或便秘持续,建议咨询中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