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原因引起老人胃出血

2025.02.16 09:20

老人胃出血可能由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药物因素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胃部血管时,就容易引发胃出血。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老人长期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如进食后疼痛,随后缓解,再疼痛的规律,就可能是胃溃疡。在治疗方面,需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这种情况多与肝硬化有关。老年人如果患有肝硬化,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的血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血管壁变薄。当受到一些因素刺激,如粗糙食物摩擦、剧烈咳嗽等,就容易破裂出血。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大量呕血,颜色鲜红或暗红。对于这种病因,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肝硬化,降低门静脉压力,必要时可通过内镜下进行静脉曲张套扎或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止血。

3.急性胃黏膜病变:老年人在遭受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或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胃黏膜会发生急性炎症、糜烂和出血。是因为这些因素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等有害物质更容易损伤胃黏膜。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隐痛、黑便等症状。治疗上,首先要去除病因,如停用相关药物,然后给予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

4.胃癌:胃癌是胃部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组织会侵犯胃部血管,导致胃出血。老年人是胃癌的高发人群,可能与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除了有胃出血症状外,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上腹部肿块等表现。对于胃癌引起的胃出血,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5.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胃出血。例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虽然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长期服用可能会抑制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胃黏膜缺血、糜烂,进而出血。如果老人正在服用这类药物,且出现了胃部不适、黑便等症状,应考虑药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老人胃出血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家人要密切观察老人的症状,如呕血、黑便的量和次数,以及精神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同时,老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