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痛一直反反复复,胃镜检查可以确定病因吗

2024.12.03 11:23

胃痛一直反反复复可能是由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疾病、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是导致胃痛反复的常见原因。经常不吃早餐、暴饮暴食、过度节食或者进食过快等不良饮食习惯,会使胃的正常消化节律被打乱。胃在没有食物消化时,胃酸会直接刺激胃黏膜;而暴饮暴食会使胃过度扩张,增加胃的负担。长此以往,胃黏膜容易受损,引发胃痛。要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缓解胃痛。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胃痛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等。感染后,胃部可能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变。一旦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通常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减轻胃部炎症,从而缓解胃痛症状。

3.胃部疾病:多种胃部疾病都可能导致胃痛反复。例如胃溃疡,胃黏膜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下形成溃疡面,当胃酸刺激溃疡部位时就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胃炎也会引起胃痛,长期的炎症刺激使胃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也会导致烧心和胃痛的感觉。针对不同的胃部疾病,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对于严重的胃部疾病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

4.精神压力过大:当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的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得胃黏膜血管收缩,胃的蠕动减慢,胃酸分泌失调。例如,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状态下,胃痛可能会更加明显。要学会调节情绪,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缓解胃痛症状。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胃产生刺激,导致胃痛反复。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在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同时,也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使胃黏膜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引发胃痛。抗生素也可能影响胃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胃部不适。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胃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必要时可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来减轻胃部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如果胃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呕血、黑便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