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婴幼儿黄疸应该怎么办

2025.02.10 14:01

婴幼儿黄疸可通过密切观察、多晒太阳、保证喂养、药物治疗、蓝光照射来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进展情况等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如果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程度过重、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者退而复现等情况,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通过仔细观察皮肤黄染的范围,如从面部逐渐蔓延至躯干、四肢甚至手心脚心等情况,能初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多晒太阳:适当晒太阳对减轻黄疸有一定帮助。阳光中的蓝光部分能够促使胆红素的转化。选择阳光温和的时候,比如上午9-10点或者下午4-5点,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可以让宝宝穿着纸尿裤趴在柔软的垫子上,晒宝宝的背部和臀部等部位。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左右即可。但要注意室内外温差,防止宝宝着凉感冒。晒太阳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代替其他治疗方法。

3.保证喂养:保证婴幼儿充足的喂养对于黄疸的消退意义重大。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应按需喂养,增加哺乳次数,这样可以促进宝宝排便,因为胆红素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母乳不足,可以适当添加配方奶。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也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奶粉,保证足够的奶量摄入。良好的喂养能加速宝宝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4.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宝宝的情况给予药物治疗。例如,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等,可以诱导肝细胞微粒体的酶活性,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从而促进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还有一些中药制剂,如茵栀黄,也有一定的退黄作用,但使用茵栀黄可能会引起宝宝腹泻等不良反应,需要谨慎使用并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能自行给宝宝用药。

5.蓝光照射: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蓝光可以使未结合胆红素发生结构变化,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而不需要经过肝脏的结合,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在进行蓝光照射时,宝宝需要佩戴眼罩保护眼睛,避免蓝光对视网膜造成损伤,同时也要用尿布遮盖会阴部保护生殖器官。照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皮肤颜色、精神状态等,防止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在应对婴幼儿黄疸时,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紧张。如果对宝宝的黄疸情况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者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不要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