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肾损伤的概述

2025.07.28 15:37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代谢器官,具有过滤血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分泌激素等功能。肾损伤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其正常生理功能无法维持。根据病因和病程,肾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多由缺血、中毒或感染等突发因素引起,后者常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关。

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急性肾损伤常见原因包括严重脱水、药物毒性、创伤或手术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及电解质紊乱。慢性肾脏病则多由长期代谢异常或免疫性疾病导致,早期症状隐匿,后期可能出现贫血、骨代谢异常及心血管并发症。诊断需结合血肌酐、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治疗上,急性期以纠正病因和支持治疗为主,慢性期需控制原发病并延缓肾功能恶化,终末期患者可能需透析或移植。

预防和管理肾损伤需重视基础疾病控制,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饮食上需限制高盐、高蛋白摄入,保持适量饮水。出现不明原因乏力、泡沫尿或夜尿增多时,应及时就医。急性肾损伤患者需严格记录出入量,慢性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及用药方案。医疗干预需个体化,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