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反复尿路感染如何治疗

2025.06.12 09:24

反复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多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规范使用敏感抗生素、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憋尿减少细菌滋生、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多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通过增加每日饮水量可以显著提高尿量,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减少尿道内细菌的滞留和繁殖。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尤其在感染期间更需注意。大量排尿能够稀释尿液中的细菌浓度,同时减少细菌对尿路黏膜的附着。但需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心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调整饮水量。

2.规范使用敏感抗生素: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耐药性。疗程需足量足时,急性期通常用药3-7天,反复感染者可能需要延长疗程或低剂量维持。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频繁更换药物。停药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是否清除,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感染。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每日清洗外阴部并保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勤换内裤并选择透气棉质材质,减少局部潮湿环境。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并清洁,降低细菌侵入风险。经期需加强卫生护理,避免卫生用品长时间滞留。

4.避免憋尿减少细菌滋生:有尿意时应及时排空膀胱,长时间憋尿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细菌繁殖机会。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睡前排空膀胱。久坐者需定时起身活动,促进尿液自然流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通过导尿或药物辅助排空,防止残余尿滋生感染。

5.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口服益生菌可抑制尿道致病菌过度增殖,尤其对频繁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者有益。乳酸菌类制剂能增强泌尿生殖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少病原体定植。需持续服用2-3个月观察效果,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饮食中可增加发酵食品补充天然益生菌。

治疗期间需记录排尿情况和症状变化,出现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就医。避免过度劳累和着凉,饮食宜清淡并限制酒精摄入。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改善黏膜萎缩。长期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