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2025.09.08 17:11

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主要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推拿按摩促进肌肉协调与肢体功能恢复、中药调理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艾灸温通经络增强机体活力、康复训练结合传统功法提升运动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穴位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针灸选取头部百会、四神聪等穴位,配合肢体穴位如足三里、合谷,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脑部气血运行。针刺可激活神经细胞功能,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缓解肌张力异常。临床常采用头针与体针结合,每周治疗3-5次,需根据症状调整穴位配伍。

2.推拿按摩促进肌肉协调与肢体功能恢复:运用揉捏、点按等手法作用于四肢及背部经络,重点放松痉挛肌群,刺激萎弱肌肉。推拿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关节僵硬,增强运动控制能力。手法以轻柔渗透为主,每日或隔日一次,配合被动关节活动效果更佳。

3.中药调理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根据辨证分型选用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针对肝肾不足或脾虚痰阻等病机。中药可促进脑髓充盈,改善肢体痿软或抽搐症状。需个体化调整药方,长期服用时注意脾胃耐受性。

4.艾灸温通经络增强机体活力:选取督脉及膀胱经穴位施灸,如大椎、命门,借助艾热温煦阳气。艾灸能缓解肌张力低下,提升免疫力,尤其适用于畏寒肢冷者。操作时避免烫伤,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康复训练结合传统功法提升运动能力: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五禽戏、八段锦等结合,通过重复动作训练增强平衡与协调。重点锻炼翻身、坐立等基础功能,循序渐进增加难度,家属需长期配合训练。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反应,及时调整方案。避免过度刺激造成不适,饮食宜清淡营养,保证充足休息。定期评估进展,综合多种疗法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