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血栓病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8.11 14:17

脑血栓病人应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坚持规律服药、保持适度运动、避免高脂高盐饮食、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导致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血压长期过高易引发血管壁硬化,增加血栓风险。血糖过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病人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剧烈波动。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和蔬菜。

2.坚持规律服药: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是预防血栓复发的关键,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病人需严格遵循用药时间,不可随意增减剂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搭配护胃药物。若出现异常出血或瘀青,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3.保持适度运动:适当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30分钟以内,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心脑血管负担。卧床病人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液浓缩。

4.避免高脂高盐饮食:高脂饮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高盐摄入易引发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摄入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烹饪时用醋、香料替代部分盐分,培养健康口味习惯。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手段评估血栓变化和药物效果,早期发现异常可及时干预。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病情不稳定者需缩短间隔。检查项目包括血脂、凝血功能、颈动脉超声等,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激动诱发血管痉挛。保证充足睡眠,夜间呼吸不畅者可垫高枕头。冬季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立即就医,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