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经络疏通有副作用吗

2025.07.10 14:56

经络疏通作为中医调理手段,通常以针灸、推拿、艾灸等方式实现,正确操作下副作用较少,但并非绝对无风险。若操作不当或体质特殊,可能出现短暂不适,如局部酸胀、淤青或疲劳感。总体而言,专业医师规范操作下安全性较高,但个体差异需纳入考量。

经络疏通的作用原理基于中医气血理论,通过刺激穴位或疏通经络路径,调节气血运行失衡状态。部分人群初次接受调理时,可能出现瞑眩反应,表现为症状短暂加重后缓解,属正常调节过程。例如气血虚弱者艾灸后易出现头晕,湿热体质者拔罐后皮肤水疱增多。操作技术直接影响安全性。针刺深度不当可能损伤神经或血管,艾灸温度过高导致烫伤,推拿力度过猛引发软组织损伤。特殊人群如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或皮肤感染者,需避免特定穴位刺激,否则可能诱发流产、出血或感染扩散。

进行经络疏通前,务必选择具备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避免非专业人士操作。调理前需如实告知医师体质状况、慢性病史及用药情况,例如糖尿病患者皮肤愈合能力差,需谨慎处理创伤性操作。调理后24小时内避免受凉、泡澡或剧烈运动,防止外邪入侵或气血过度耗散。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并就医。需明确经络疏通属辅助调理手段,严重疾病需结合现代医学综合治疗,不可替代必要药物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