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神经鞘瘤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周围神经、颅神经或脊神经。这类肿瘤生长缓慢,通常为单发,由施万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多数情况下不会恶变,但可能因压迫神经引发症状。

神经鞘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或神经损伤有关,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常见发病部位包括听神经、三叉神经等颅神经,以及四肢的周围神经。症状因肿瘤位置而异,如听神经瘤可能导致耳鸣、听力下降,脊柱神经鞘瘤可能引起肢体麻木或疼痛。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CT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若肿瘤位于关键神经区域,手术可能造成神经功能损伤,需谨慎评估。

预防神经鞘瘤需避免长期接触辐射或化学致癌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神经压迫症状,如持续性疼痛、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妊娠期女性若发现神经鞘瘤,需由专科医生评估肿瘤生长速度及对胎儿的影响,权衡治疗时机。日常需注意保护神经免受外伤,减少肿瘤诱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