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打摆子是什么症状

2025.09.25 16:46

打摆子是疟疾的俗称,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冷、高热、大汗,伴随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发作时先寒战如坠冰窖,后体温骤升至40℃以上,最后全身大汗淋漓,症状消退后转入间歇期,隔日或每日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脾肿大等并发症,恶性疟疾可引发昏迷或多器官衰竭。

疟疾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传播,潜伏期通常7-30天。发作周期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裂殖增殖同步,间日疟隔日发作,三日疟间隔72小时,恶性疟发热不规则但病情更凶险。诊断需结合血涂片查虫体或快速抗原检测,流行区旅居史是关键依据。早期易误诊为流感或伤寒,反复发作后可能出现溶血性黄疸或血小板减少。

预防疟疾需防蚊灭蚊,使用蚊帐、驱虫剂,避免黄昏至黎明外出。前往疫区应提前服用氯喹、多西环素等预防药物,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复发。患者血样可能具有传染性,需规范处置。孕妇、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病情进展快,需特别警惕。疫区居民反复感染可能产生带虫免疫,但无终生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