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淤血是什么情况

2025.09.25 16:46

颅内淤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或损伤后,血液在颅腔内异常积聚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由外伤、高血压、血管畸形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血液渗出或流出血管后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颅内淤血的形成机制复杂,常见类型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多因颅骨骨折损伤动脉血管,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硬膜下血肿常由脑表面静脉撕裂引起,血液聚集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脑内血肿则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症状因淤血部位和速度不同而异,轻者表现为头痛、恶心,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甚至昏迷。诊断需结合CT或MRI影像检查,及时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发现疑似颅内淤血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防止血压骤升加重出血。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颅内压、手术清除血肿或介入止血,术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康复阶段应遵医嘱进行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降低复发风险。日常需警惕头部外伤,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