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5.08.11 14:17

脑供血不足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突然体位变化、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与固定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昼夜节律紊乱易导致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加重脑部缺血。午间可短暂休息,但不超过30分钟。夜间睡眠环境应安静昏暗,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2.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波动过大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血糖过高则加速动脉硬化。每日记录体征数据,饮食上减少盐分与油脂摄入,以维持血管弹性。

3.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起身或弯腰时动作需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引发脑部瞬时缺血。久坐后站立前可先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夜间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降低跌倒风险。

4.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有氧活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40分钟。过度运动可能增加心脏负荷,而运动不足则影响血液循环。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锻炼。

5.保持情绪稳定:焦虑或愤怒易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突发情绪波动时宜静坐闭目,调整呼吸节奏。

日常需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饮水充足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寒冷季节注意头部保暖。饮食宜清淡,多摄入深色蔬菜与全谷物,避免吸烟饮酒。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持续未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