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透析为什么掉血压

2025.03.07 20:05

透析过程中掉血压的原因包括血容量减少、血管反应性降低、心脏功能异常、透析液成分影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血容量减少: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质被快速清除,导致血容量迅速减少。血容量下降会直接引起血压降低,尤其是在超滤速度过快或超滤量过大的情况下。血容量减少还会导致心脏前负荷下降,进一步影响血压的稳定性。

2.血管反应性降低: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某些物质被清除,可能导致血管的收缩功能减弱。血管反应性降低会使血管无法有效调节血压,尤其是在血容量减少的情况下,血管无法通过收缩来维持血压,从而导致血压下降。

3.心脏功能异常:透析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肌病变,心脏的泵血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在透析过程中,血容量减少和心脏负荷变化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引起血压降低。

4.透析液成分影响: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可能对血压产生影响。例如,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或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进而引起血压下降。透析液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也可能影响血压的稳定性。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透析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调节机制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使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无法有效应对血容量变化,从而导致血压波动,尤其是在透析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血压下降。

透析过程中掉血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除了上述原因外,患者的个体差异、透析方式的选择以及透析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也会影响血压的变化。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透析参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透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