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药津调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药津调指的是通过中药调理人体津液平衡的一种传统医学方法。津液是人体内水液的总称,包括唾液、汗液、泪液等,其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中药津调通过特定药材或方剂,调节津液的生成、输布与代谢,从而改善因津液失调引发的口干、盗汗、水肿等问题。

中药津调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津血同源与气能生津的理念。津液不足多与阴虚或燥邪伤津有关,常用生地、麦冬等滋阴生津药材;津液输布障碍则与脾虚或气滞相关,茯苓、白术等健脾利湿药常被选用。例如,沙参麦冬汤适用于肺胃阴伤导致的咽干口渴,而五苓散则用于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津调不仅针对症状,更注重恢复脏腑功能,如润肺、健脾、补肾等,以从根本上调节津液代谢。

进行中药津调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盲目用药。津液过多或过少可能由不同病机引起,需结合舌脉等诊断信息。例如,盗汗可能是阴虚或气虚,用药方向截然不同。部分利水药材长期使用可能伤阴,需配伍滋阴药;孕妇或体弱者需调整剂量。饮食上应配合清淡温润的食物,避免辛辣燥热之品加重津液耗伤。中药津调强调个体化方案,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