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戊肝是指什么情况的病

2025.09.23 10:48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该病毒分为多个基因型,其中1型和2型主要感染人类,3型和4型为人畜共患型。戊肝通常表现为急性肝炎,少数情况下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尤其对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

戊肝的传播途径包括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如猪肉或海鲜以及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潜伏期通常为2-6周,早期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腹痛,随后可能出现黄疸、尿色加深和肝区不适。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自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可能病程延长,甚至出现肝衰竭。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HEV抗体或核酸检测病毒RNA。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患者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预防戊肝的关键在于改善卫生条件,确保饮用水安全,避免生食或半生食肉类。高风险人群如孕妇、慢性肝病患者或前往流行区旅行者可接种戊肝疫苗。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急性期患者需隔离,防止病毒传播。日常生活中注意手部卫生,尤其在处理食物前后。对于免疫力低下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