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孩走路踮脚尖是怎么回事

2025.09.08 17:11

小孩走路踮脚尖可能与生理性发育阶段、跟腱过短或紧张、神经肌肉异常、习惯性行为、足部结构异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发育阶段:幼儿学步初期因平衡能力不足或探索新动作,可能短暂出现踮脚现象,通常随年龄增长自然消失。日常多鼓励赤足行走,选择软底鞋辅助足部自然发育。

2.跟腱过短或紧张:先天或后天跟腱挛缩导致足跟无法着地,需通过拉伸训练改善,如扶墙踮脚后缓慢下压脚跟,每日重复数次,严重时需专业康复介入。

3.神经肌肉异常:脑瘫或脊髓病变等可能引发肌张力异常,表现为持续性踮脚,需结合药物、物理治疗及矫形器综合干预,早期诊断是关键。

4.习惯性行为:部分儿童因模仿或感觉偏好形成踮脚习惯,可通过游戏引导正确步态,如踩脚印图案行走,避免过度提醒造成心理压力。

5.足部结构异常:扁平足、高弓足等畸形影响受力分布,定制鞋垫或支具可矫正力线,配合足弓强化训练如抓毛巾练习,改善行走姿势。

踮脚尖行为需结合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发育阶段综合判断,多数情况可通过观察和家庭干预缓解,若持续存在或合并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潜在疾病的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