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盲袢综合征及其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4.11.19 09:21

盲袢综合征是指小肠内容物在肠腔内停滞和细菌过度繁殖引起的腹泻、贫血、吸收不良和体重减轻等一系列症状。

盲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肠道解剖结构改变和肠道细菌过度生长有关。当肠道存在盲袢、狭窄、憩室等结构异常时,肠内容物在局部潴留,形成一个相对停滞的环境。正常情况下,小肠近端细菌很少,而这种异常环境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细菌可分解结合胆盐为游离胆盐,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脂肪泻。同时,细菌还会消耗肠道内的维生素B₁₂,影响造血内因子的功能,从而引起巨幼细胞贫血。细菌过度生长还会竞争性抑制肠道对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吸收,并且细菌产生的毒素也可能损害肠黏膜,进一步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最终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症状。

在诊断和治疗盲袢综合征时,需要注意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腹部手术史、肠道疾病史等,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在治疗方面,除了针对细菌过度生长使用抗生素外,对于存在的肠道结构异常,如可能应进行手术纠正,以去除病因。同时,还应注意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₁₂、铁剂等,以改善患者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状态。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