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该怎么办

2025.09.08 17:10

小儿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可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益生菌、适当按摩腹部、服用助消化药物、及时补充水分。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腹泻腹胀期间需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幼儿暂停新食物引入,减轻肠道负担。少量多餐有助于缓解消化压力,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症状。

2.补充益生菌:肠道菌群失衡是常见诱因,可选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制剂调节微生态平衡。益生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促进营养吸收,改善腹泻和腹胀症状。需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剂型,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间隔至少2小时以保证活性。

3.适当按摩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可促进肠蠕动,缓解积气与腹胀。手法需轻柔,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前搓热双手避免冷刺激,配合婴儿抚触效果更佳。若患儿哭闹或触及包块需立即停止,排除肠套叠等急症。

4.服用助消化药物:如小儿健胃消食片、保和丸等中成药可辅助消化,但需遵医嘱按体重年龄调整剂量。西药可选胰酶制剂补充消化酶,但长期使用可能抑制自身分泌功能。服药期间观察大便性状变化,若出现皮疹或症状加重需停药就医。

5.及时补充水分: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排便后补充50-100mL液体,婴幼儿可增加哺乳频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时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症状变化,未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腹部保暖有助于缓解肠痉挛,但发热时不宜过度包裹。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