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胆囊炎怎么形成的

2025.03.03 08:22

急性胆囊炎的形成主要与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胆汁淤积引发感染、胆囊壁缺血坏死、细菌感染扩散以及胆囊内压力升高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1.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胆囊结石是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当结石卡在胆囊管或胆囊颈部时,会阻碍胆汁的正常排出,导致胆汁淤积。这种阻塞不仅会引起胆囊内压力升高,还会刺激胆囊壁,引发炎症反应。结石的机械性刺激和胆汁的化学性刺激共同作用,导致胆囊壁充血、水肿,最终发展为急性胆囊炎。

2.胆汁淤积引发感染:胆汁淤积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正常情况下,胆汁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当胆汁排出受阻时,细菌容易在淤积的胆汁中繁殖。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这些细菌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胆囊,引发胆囊壁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3.胆囊壁缺血坏死:胆囊壁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胆囊动脉。当胆囊内压力持续升高时,胆囊壁的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导致局部缺血。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胆囊壁的坏死,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胆囊壁的缺血还会降低其防御能力,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形成恶性循环,加速急性胆囊炎的发展。

4.细菌感染扩散:细菌感染不仅局限于胆囊,还可能通过胆道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例如,细菌可以通过胆总管进入肝脏,引发胆管炎或肝脓肿。细菌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败血症。细菌感染的扩散不仅加重了急性胆囊炎的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5.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内压力升高是急性胆囊炎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当胆囊管被结石阻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囊内压力逐渐升高。高压环境会刺激胆囊壁,引起剧烈的疼痛。同时,高压还会影响胆囊壁的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和坏死。高压环境还可能导致胆囊穿孔,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涉及胆囊结石、胆汁淤积、细菌感染、胆囊壁缺血和胆囊内压力升高等多个环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胆囊壁的急性炎症反应。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胆囊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