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气虚是怎么回事

2025.08.28 15:54

气虚是中医学常见证候,指人体元气不足导致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或饮食失调等因素耗伤元气,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等典型症状。

气虚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影响显著。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呼吸功能减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运化无力;肾藏先天之精,肾气虚则元气亏虚。长期熬夜、思虑过度或慢性疾病均可能耗损正气,进一步加重症状。除常见表现外,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容易感冒、舌淡苔白等体征,需结合具体脏腑辨证分析。

改善气虚需注重综合调理。饮食上可选用山药、红枣、黄芪等补气食材,避免生冷油腻加重脾胃负担。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有助于气血运行,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是关键,必要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需注意区分气虚与阳虚、血虚等证候,避免盲目进补。若伴随心悸、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