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1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光疗、抗生素治疗、静脉免疫球蛋白应用、换血疗法、中药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光疗: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促进胆红素分解和排泄。操作时需遮盖眼睛及生殖器,避免光损伤。光疗时间根据胆红素水平调整,通常持续24-48小时,过程中需监测体温及水分平衡。

2.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疸,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疗程一般为7-10天。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

3.静脉免疫球蛋白应用:对于溶血性黄疸或严重感染,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中和抗体并减轻溶血反应。剂量通常为每公斤体重0.5-1克,单次或分次输注。需监测过敏反应及血液指标变化。

4.换血疗法:当胆红素水平极高或光疗无效时,可采用换血疗法快速降低胆红素浓度。操作需严格无菌,置换量为患儿血容量的2倍,术后需监测电解质及凝血功能。

5.中药辅助治疗:部分中药如茵陈蒿汤可促进胆红素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剂量根据体重调整,疗程不宜过长。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观察皮肤颜色及精神状态变化。母乳喂养者需评估乳汁是否影响黄疸消退,必要时暂停母乳。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