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马尔堡出血热的致病病毒是哪类

2025.08.21 17:54

马尔堡出血热的致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体为马尔堡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该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一类,均为引发严重出血热的病原体。马尔堡病毒首次于1967年在德国马尔堡市被发现,随后在多个非洲国家引发了多次疫情,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马尔堡病毒感染通常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血液或与被感染动物的接触传播。该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5至10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延长至21天。感染后,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后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出血症状,包括内脏出血和皮肤出血,导致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由于马尔堡病毒的致死率极高,通常在25%至90%之间,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当前尚无特效药物或疫苗可供使用,主要依靠支持性治疗来提高生存率。

在预防马尔堡出血热方面,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首先,避免与已知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尤其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其次,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消毒剂清洁可能接触的物品和环境。了解马尔堡病毒的传播途径,避免与野生动物的接触,特别是蝙蝠和非洲猿类,这些动物被认为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对于医务工作者,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关注和报告可疑病例,有助于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通过综合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马尔堡出血热的传播风险,保障人群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