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把脉如何判断早搏

2025.03.07 20:05

把脉判断早搏主要通过观察脉搏节律、强弱变化、脉象特征、伴随症状及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脉搏节律:早搏的典型特征是脉搏节律不齐,表现为正常脉搏中突然出现一次或多次提前搏动,随后有一段较长的代偿间歇。这种节律异常在把脉时能够明显感知,尤其是频繁早搏时,脉搏的规律性被打破,呈现不规则的跳动模式。

2.强弱变化:早搏的脉搏强度通常较弱,与正常脉搏相比,早搏的搏动感较为轻微,甚至有时难以触及。这是由于早搏时心脏收缩不完全,导致血液输出量减少,从而影响脉搏的强度。把脉时需注意对比正常脉搏与早搏的强弱差异。

3.脉象特征:早搏的脉象常表现为结代脉,即脉搏在正常跳动中突然出现一次或多次停顿,随后恢复正常。这种脉象特征在中医脉诊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结合其他脉象特征如弦脉、滑脉等,可进一步判断早搏的性质和病因。

4.伴随症状:早搏常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把脉时可结合患者的自觉症状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患者若主诉心悸明显,把脉时发现脉搏节律不齐,则早搏的可能性较大。还需注意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以全面评估病情。

5.结合病史:早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疲劳、饮食不当等。把脉时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是否有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因。结合病史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早搏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过把脉可以初步判断其存在,但确诊仍需结合心电图等检查手段。中医认为早搏多与心气不足、心血瘀阻等有关,治疗上注重调理气血、安神定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早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