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新生儿心率250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新生儿心率250次/分属于心率过快,可能是由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在新生儿中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如发热、感染、哭闹、贫血等。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增加10-15次/分。感染时炎症因子刺激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心率加快。当新生儿哭闹时,情绪激动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心率上升。贫血时,机体为了保证氧供,心脏会代偿性加快跳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贫血、降低体温等,随着原发病的改善,心率往往会逐渐恢复正常。

2.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多与心脏存在异常传导通路有关,可能是先天性的。部分新生儿可能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也可能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如缺氧、电解质紊乱等诱发。发作时心房率可达250-350次/分,心室率也相应增快。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按摩颈动脉窦谨慎操作、冷水敷脸等尝试终止发作,若无效则可能使用药物进行复律。

3.心房扑动:心房扑动在新生儿中相对较少见。其病因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病变等有关。心脏结构异常如心房扩大等可改变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容易引发心房扑动。心肌病变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紊乱,也可导致心房扑动的发生。心房扑动时心房率通常在250-350次/分,心室率依据房室传导比例而不同。一旦发现新生儿存在心房扑动,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包括心脏超声等,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改善心肌功能等。

4.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血钾、血钙异常时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率异常。低血钾时,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加快。高血钙时,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也会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率增快。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检测电解质水平,根据结果进行补充或调整,如低血钾时补充钾离子等,以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正常心率。

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心脏结构存在缺损,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来维持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同时,心脏内部的异常分流也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稳定性。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率过快,需要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部分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心脏缺损。

在发现新生儿心率过快时,家长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惊慌。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不必要刺激,如避免剧烈摇晃、大声喧哗等。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新生儿的症状、出生情况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并进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