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囊肿怎么办

2025.09.28 17:07

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囊肿是两种不同的肝脏疾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肝内胆管结石可能引发胆管炎或肝功能损害,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清除结石;肝囊肿多为良性,若体积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若增大或引发不适则需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需结合结石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无症状的小结石可暂不处理,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若出现腹痛、发热或黄疸,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胆管镜取石或肝部分切除术。肝囊肿的处理取决于囊肿性质与症状。单纯性囊肿若无症状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若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或感染,需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或腹腔镜手术。对于多囊肝等遗传性疾病,需综合评估肝功能并长期随访。

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管负担,戒烟戒酒以减少肝脏刺激。定期复查超声、CT或MRI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过度治疗,尤其肝囊肿患者需警惕外伤导致囊肿破裂。两类疾病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不可延误治疗时机或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