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人股骨头骨折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老年人股骨头骨折需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手术、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骼愈合、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股骨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因骨骼脆弱易发生移位,需尽快就医。医生通过影像检查判断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多数情况下需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身体状况极差或无法耐受手术者,但长期卧床风险较高。

2.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手术:根据骨折位置和患者年龄选择术式。高龄患者多建议人工髋关节置换,避免股骨头坏死风险;年轻患者或骨折较稳定者可尝试内固定。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确保假体位置准确或固定牢固。

3.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术后24至48小时即可开始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康复计划包括肌力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和步态练习,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4.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骼愈合:骨折愈合需充足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饮食应包含鱼类、豆制品和乳类,必要时补充营养剂。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影响愈合。营养不良会延长康复时间,增加并发症风险。

5.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术后需警惕肺炎、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定期翻身拍背、使用气垫床、穿戴弹力袜等措施可有效预防。鼓励尽早离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但需避免过早负重。

股骨头骨折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影响康复进程。家属应协助日常护理,确保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伤口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