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麻痹怎么治

2025.01.11 14:34

肠麻痹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治疗肠麻痹的重要措施。通过插入胃管,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可减轻胃肠道的扩张,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缓解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为肠道功能的自我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2.药物治疗:药物在肠麻痹的治疗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例如新斯的明等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能够刺激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增强肠道蠕动能力。还可根据具体病因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因为感染可能是导致肠麻痹的原因之一,消除感染源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对于肠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肠麻痹患者常常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导致水、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及时补充这些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可以改善肠道的内环境,促进肠道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恢复,从而有助于肠麻痹的好转。

4.中医治疗:中医在肠麻痹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方法。如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增强胃肠蠕动。像针刺足三里穴等穴位,能起到健脾和胃、通调腑气的作用。中药灌肠也是常用的方法,中药方剂直接作用于肠道,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下等功效,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5.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如因肠道粘连、肿瘤等机械性梗阻导致的肠麻痹,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解除梗阻病因是必要的。手术可以直接去除导致肠道不通畅的因素,如切除肿瘤、松解粘连等,从而恢复肠道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在治疗肠麻痹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腹胀、腹痛、排气排便等情况。同时,要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年老体弱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治疗措施带来其他并发症。饮食方面,在肠道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或给予少量流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