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腘动脉损伤后会有什么后果

2025.09.15 22:25

腘动脉损伤后可能导致下肢缺血坏死、运动功能障碍、血栓形成、慢性疼痛、伤口愈合不良。具体分析如下:

1.下肢缺血坏死:腘动脉是下肢主要供血血管,损伤后血流中断会导致远端组织缺氧。缺血超过6小时可能引发肌肉坏死,24小时后神经功能将不可逆丧失。严重情况下需截肢挽救生命,即使血管修复成功也可能遗留部分组织坏死。

2.运动功能障碍:腘动脉供血区域包含膝关节周围重要肌群。缺血会导致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萎缩无力,表现为足背屈困难或跛行。长期缺血还可能引发关节僵硬,康复期需结合被动活动防止挛缩。

3.血栓形成:血管内膜损伤会激活凝血系统,局部形成血栓可能完全阻塞管腔。血栓脱落可引发肺栓塞等危急情况,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部分患者血管再通后仍会因血栓复发导致二次手术。

4.慢性疼痛:缺血性神经损伤可引发灼烧样疼痛,夜间加重。肌肉坏死释放的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形成难治性幻肢痛。约30%患者术后需持续使用镇痛药物控制症状。

5.伤口愈合不良: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创面营养缺乏,缝合处易裂开感染。糖尿病患者合并腘动脉损伤时,伤口溃烂风险增加5倍,严重者需皮瓣移植覆盖创面。

腘动脉损伤后需立即就医评估血管状况,延误处理会显著增加截肢风险。术后严格监测下肢皮温、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康复期需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血管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