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2025.08.27 08:31

狂犬病毒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后病毒侵入伤口、黏膜接触感染动物唾液、器官移植以及母婴垂直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被感染动物咬伤: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当动物咬伤人体时,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直接进入体内。咬伤部位越接近头部或神经密集区域,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速度越快。伤口较深或未及时处理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2.抓伤后病毒侵入伤口:感染动物的爪子可能沾染唾液,抓伤人体时病毒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即使伤口较浅,若未彻底清洗消毒,仍可能引发感染。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3.黏膜接触感染动物唾液:病毒可通过眼、鼻、口等黏膜组织侵入。例如被动物舔舐眼睛或口腔溃疡部位,唾液中的病毒可能穿透黏膜屏障。黏膜接触的感染风险虽低于咬伤,但仍需高度警惕。

4.器官移植:接受感染者的角膜、肝脏等器官移植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狂犬病毒在死者体内仍可存活一段时间,若未筛查供体健康状况,受体可能因移植感染。此类案例罕见但后果严重。

5.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妊娠期间暴露于狂犬病毒需立即就医评估。

接触疑似感染动物后,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彻底清洁并接种疫苗。避免直接处理野生动物尸体,饲养宠物应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暴露后处置的黄金时间为24小时内,延误可能导致免疫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