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坏死性结肠炎如何确诊

2025.02.15 09:09

坏死性结肠炎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检查、腹部B超检查、结肠镜检查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患者多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等。腹痛通常为持续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腹泻次数频繁,粪便可呈血水样或果酱样。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肠道可能存在严重病变,是坏死性结肠炎诊断的重要线索。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也会升高,反映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粪便检查可发现潜血阳性,若有细菌感染,还可培养出相应的病原菌。这些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感染因素。

3.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肠壁增厚、气液平面等表现。肠管扩张可能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肠功能紊乱,气体和液体潴留。肠壁增厚和气液平面是坏死性结肠炎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

4.腹部B超检查:能够观察到肠壁的结构和血流情况。在坏死性结肠炎时,肠壁可能出现水肿、增厚,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B超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等,对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在坏死性结肠炎患者中,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严重时可见黏膜坏死、脱落。结肠镜检查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确诊坏死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

在诊断坏死性结肠炎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检查结果,不能仅凭单一的检查来确诊。同时,要注意与其他肠道疾病相鉴别,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等,以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