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肾阳虚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9.01 17:10

肾阳虚是中医术语,指肾脏阳气不足导致的一系列虚寒症状,多由先天不足、久病耗损、过度劳累或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阳气具有温煦和推动功能,肾阳虚弱时,身体会出现畏寒、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表现,根源在于肾中精气与阳气的化生不足。

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是肾阳虚的重要诱因。频繁熬夜、过度劳累会耗伤肾精,削弱阳气生发;饮食贪凉或久居寒湿环境,易使寒邪内侵,损伤肾阳;慢性疾病或手术后的气血亏虚,也可能累及肾脏功能。情志失调如长期恐惧或焦虑,中医认为恐伤肾,可能加速阳气流失。老年人因肾气自然衰退,更易出现肾阳虚证,表现为夜尿频多、下肢浮肿等。

调理肾阳虚需避免进一步耗伤阳气。饮食宜温补,适量食用羊肉、韭菜、核桃等助阳食物,忌生冷寒凉;起居应规律,冬季注意保暖,尤其腰部及足部。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慢跑可促进阳气升发,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虚损。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常用于温补肾阳,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滥用壮阳药物。症状长期未缓解或伴随严重水肿、心悸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