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息肉是什么状况

2025.04.16 11:03

子宫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这种病变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表面突出的柔软组织,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子宫息肉可能单发或多发,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虽然大多数子宫息肉为良性,但部分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症状,甚至存在恶变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子宫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是主要原因之一。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进而形成息肉。慢性炎症、子宫内膜损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也可能增加息肉的发生风险。子宫息肉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后出血等。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

诊断子宫息肉通常需要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或宫腔镜检查等手段。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发现子宫内膜的异常增厚或占位性病变,而宫腔镜检查则是确诊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息肉的大小、位置和形态,并同时进行活检或切除。治疗子宫息肉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控制息肉的生长,但效果有限。手术治疗是更为彻底的方法,常见的方式有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且复发率较低。

子宫息肉虽然多为良性,但仍有少数存在恶变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或息肉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积极治疗慢性炎症等,有助于降低子宫息肉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建议在治疗子宫息肉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生育规划,以提高妊娠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