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孕妇患有乙肝怎么办

2025.08.27 08:31

孕妇患有乙肝需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与病毒载量、按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阻断母婴传播、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产检监测胎儿发育、分娩后新生儿需规范接种疫苗和母乳喂养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孕妇确诊乙肝后应尽快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DNA定量检测,根据结果判断病情活动程度。若病毒复制活跃或转氨酶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抗病毒治疗,以降低宫内感染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避免药物副作用影响胎儿。

2.按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孕晚期高病毒载量孕妇可在医生建议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减少胎儿感染概率。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形成双重保护。后续按计划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确保抗体有效产生。

3.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禁用对肝脏有损害的中成药、保健品或偏方。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乙肝病史,优先选择安全性明确的药物。避免过度劳累、饮酒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

4.保持规律产检监测胎儿发育:增加产检频率,通过B超观察胎儿生长情况,排除宫内发育迟缓等异常。监测孕妇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出现皮肤黄染、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5.分娩后新生儿需规范接种疫苗和母乳喂养评估:新生儿完成疫苗接种后需检测抗体水平。母亲若病毒载量低且无乳头皲裂,可母乳喂养;若病毒复制活跃,需权衡利弊后决定。喂养期间避免血液接触,婴儿口腔有破损时暂停哺乳。

乙肝孕妇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健康。日常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家庭成员应共同筛查乙肝指标,未感染者及时接种疫苗。分娩时选择具备母婴阻断条件的医院,确保处理规范。